如何閱讀車輛歷史報告?每位買家都該知道的重點!
- Connie Lu
- 10月12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購買二手車可以令人興奮,但如果你不了解車輛背後的真相,也可能充滿風險。這就是為什麼在簽約之前,閱讀**車輛歷史報告**是最聰明的做法之一。
在加拿大,這份報告能提供車輛的完整過去紀錄——包括前任車主、里程數、事故紀錄以及車籍狀況。一份「乾淨」的報告能讓你買得安心,而幾個「紅旗警示」則可能幫你避免昂貴的維修陷阱。
以下是如何像專業人士一樣,讀懂車輛歷史報告的每個重點。
1️⃣ 從基本資料開始

每份報告都會先列出車輛的識別資訊:廠牌、型號、年份、車身號碼(VIN)以及登錄狀態。
👉 請確認這些資料與實際車輛文件一致。如果車身號碼或年份不符,這是一個需要立即暫停並進一步調查的警訊。
報告中還會顯示車籍狀態(例如:正常使用、重建、報廢或報損)。在加拿大,若車輛被標示為「報廢(salvage)」或「不可修復(irreparable)」等品牌車籍,將影響保險承保及轉售價值。若你打算長期使用該車,務必確認其擁有「乾淨(clean)」或「重建(rebuilt)」的合法車籍。
2️⃣ 車主歷史會說話

這部分顯示車輛曾轉手的次數以及每位車主持有的時間。
長期由單一車主持有,通常代表車況穩定、使用習慣良好。
若轉手頻繁,可能暗示車輛有潛在問題或維修狀況不佳。
此外,請留意地理使用紀錄。長期在安大略省或鄰近省份使用的車輛,通常較容易維修與投保;而從美國進口的車輛,其車籍與損壞標準可能不同,因此務必確認已在加拿大完成合法驗證。
3️⃣ 檢查里程數是否一致

里程紀錄是報告中最有價值的資訊之一。它通常來自維修保養、排放檢測或過戶手續等官方紀錄。
⚠️ 注意不一致的數據。若去年紀錄為 100,000 公里,而今年卻顯示 80,000 公里,這可能是調錶或竄改里程的跡象。
4️⃣ 事故與損壞紀錄
不是所有事故都意味著這台車不能買,但損壞的程度與維修品質很重要。
車輛歷史報告會列出碰撞理賠、保險維修與損壞評估。輕微的保險桿修補可能無礙,但若涉及車架結構損傷,則會影響長期安全性。
確認報告中是否提到安全氣囊是否啟動、是否由合格維修廠修復。在像安大略這樣冬季容易發生小事故的地區,有些理賠可能只是輕微刮傷,但仍應要求查看維修收據或檢驗報告以確定。
5️⃣ 維修紀錄與召回資訊

定期保養的車輛通常表現更佳且壽命更長。查看報告中是否有規律的換油、煞車檢查、輪胎輪換、定期保養等紀錄。若中間出現長期空白或完全沒有資料,可能表示該車維修不當。
此外,許多報告也會標示未完成的召回通知(open recalls)——這些是製造商確認的安全或品質問題,但尚未修復。在加拿大,大多數召回都可在原廠經銷商免費修理,因此購車前務必確認是否仍有未處理的召回。
6️⃣ 注意額外提示

有些報告提供更多細節,包括:
留置權(Lien)狀態:顯示車輛是否仍有貸款未清。若購買有留置權的車輛,可能導致法律與財務糾紛。
拍賣或進出口紀錄:可追蹤車輛來源及交易歷程。
檢驗或排放測試失敗紀錄:顯示潛在的機械問題。
這些額外資訊未必全是負面,但能幫助你更全面了解車輛在抵達你車道前的整個歷程。
🏁 結語
了解車輛歷史報告,是購買二手車時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。它揭示了「里程數背後的故事」,讓你確信下一台車是安全、合法、物有所值的。
在成交之前,花十分鐘仔細閱讀那份報告——你的錢包與安心感都會感謝你。



Comments